“暑热症”医学上称它为小儿夏季热,它主要在炎热的夏天时发生,并不是宝宝了病菌而发烧,而是因外界环境 升高而致使体温上升,所以也有人叫它“夏期高体温症”。体温一般在38-40℃之间,天气愈热,热度愈高。时间持续1 -3个月之久,一直到天气逐渐凉爽了才自然告退。
:临床以长期发热、口渴多饮、多尿、少汗或汗闭为特征。疾病初起,暑伤肺胃,实证为重,可见长期发热、口渴、多饮、多尿,纳食如常,舌红,脉数等症;疾病日久,肺胃及肾,真阳不足,形成上盛下虚证时以虚证为主,除暑热症的典型表现外,还可见面色苍白,下肢清冷,大便稀溏等症。
预防:天热时不要给宝宝穿着太多或太厚,以免影响身体散热;注意调节环境温度,如使用空调器或去凉爽的地方居住;宝宝发烧时,在确定暑热症后马上安置在室温22℃-25℃的房间里,给宝宝洗温水浴也有降温效果,但要注意水温要比体温低3℃- 4℃,每次20-30分钟,每天洗2-3次;注意给宝宝喝一些西瓜汁、绿豆汤、冬瓜水等饮料,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,给予清淡饮食;可在中医的指导下,服用一些清暑、养阴清热的防治暑热症的中成药或药膳。
临床详细:
1、发热;
2、口渴、多饮、多尿;
3、少汗或汗闭;
物理:小儿暑热症可用温水擦浴或浸浴,每天给患儿擦浴或浸浴2~3次,每次20~30分钟。对于高热患儿,可用白酒擦浴。
小儿:
小儿辩证分类:
(1)暑伤肺胃症
症候:盛夏期间长期发热,气温越高,身热越高,皮肤灼热,少汗或无汗,口渴欲饮,小便频数,烦躁,口唇干燥,舌质稍红,苔薄黄,脉数。
治法:清暑,养阴生津。
(2)上盛下虚症
症候:发热日久不退,朝盛暮衰,口渴多饮,尿多清长,甚至频数无度,少汗或无汗,精神萎靡或虚烦不安,面色苍白,下肢清冷,大便稀溏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数无力。
治法:温阳,清心护阴。
因此,在小儿上采用清天河水、退六腑、推天柱骨、揉大椎,以清热消暑;
推脊以清解三焦之热;清肝经、清心经以清泄心肝之火;
推涌泉以引邪外出;运太阳、开天门、清肺经、推三关,以宣肺解表及清肺肃降、通调水道;
清脾胃乃清肺胃之热,保阴存津;
阴养阴生津,以补先天、养阴;补脾土,揉中脘,揉丹田,捏脊能健脾益胃以固本培元。
食疗法:
一、绿豆和扁豆各15克,糯米50克。二豆加水煮至快熟时放入粳米共煮粥,加少许白糖后服用。
二、取鲜荷叶半张,太子参15克,粳米100克,加水同煮粥,粥熟弃荷叶,分两次服用。
三、鲜荷叶半张,薏苡仁20克,粳米50克,共煮粥,粥熟去掉荷叶,加少许白糖即可服用。此方适用于舌苔腻者。
四、荸荠250克,金银花25克。荸荠去皮捣烂,取汁与金银花共煎沸,代茶饮。
公司名称:达州一把手小儿咨询有限公司
电话:0818-2122758
手机:18282207793
Q Q:136517295
网址:www.hsyib***
微信订阅号:hsyibashou
总部地址:达州是通川区西外金鹤佳苑2单元16-9
小儿--暑热症
达州家政相关信息
2020-04-27
2019-12-28
2019-12-28
2019-12-28
2019-12-18
2019-11-08
2019-11-07
2019-11-02
2019-11-02
2019-11-02